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回,宝钗对黛玉的病情十分关心,不仅细心地分析了她的病情,事后还特意让婆子冒雨送来了上好的燕窝股票配资推荐,并一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。
这本是宝钗的一片好心,没想到自红楼梦问世后,却引来了极大争议,有相当多的人认为,皇商出身的薛宝钗,才不会那么好心,她一定在送给黛玉的燕窝里动了手脚。
可如果宝钗真的在燕窝里下了毒,黛玉第一次吃的时候,身体就应该会有反应啊。有人说,宝钗当然不会那么傻,她不会放入大剂量的毒药,那样的话她这个凶手很快就会被发现啊。
宝钗应该是放入了很少剂量的毒,常人察觉不出,这种毒微量摄入也不会有明显反应,只有长年累月的吃,才会慢慢积少成多坐成大病,到那时,黛玉中毒已深,想救也救不了了。
也因此,宝钗还让婆子转告黛玉,姑娘先吃着,吃完了再送来。她让黛玉一直吃她送的燕窝,这不是明摆着要置黛玉于死地吗?
还有人说,在燕窝里下毒太惹眼了,容易引起怀疑,万一黛玉食后有什么异常反应,燕窝自然是首先被检查的,因此宝钗并不是在燕窝里下毒,而是在那一包炖燕窝要用的洋糖里动了手脚。
甚至还有人给出了各种逻辑严密的分析,得出的结论是,这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的确有问题,像黛玉这样脾胃虚弱的人长期食用,无异于慢性中毒。
展开剩余81%因为这包糖里的“梅片”即“冰片”,像黛玉这样的气血虚弱之人,是不能服用的,更不要说长期服用了,而宝钗也正是通过“梅片”做了手脚。
我对这些药材不是特别了解,但有一点我忍不住要问了,宝钗如此处心积虑大费周折的在送黛玉的燕窝和洋糖里做手脚,她的动机是什么?
有人一定会站出来指着我的鼻子说,你傻了吗?读没读过红楼梦?她的动机人人皆知啊,黛玉跟她争宝玉啊,争宝二奶奶的宝座啊,黛玉是她能否成为宝二奶奶的最大的敌人和绊脚石啊。
是啊,如果人人皆知的话,宝钗又哪里来的胆子敢在送黛玉的药里做手脚?她这样做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?这不是自寻死路吗?只要黛玉的病情有任何异常,众人第一个怀疑的难道不是她薛宝钗吗?
既然如此的话,薛宝钗为什么还要冒着被众人怀疑的危险,非要送燕窝和洋糖给黛玉呢?她薛宝钗懂药理,而黛玉也常年吃药,如果燕窝粥里真有什么问题,她难道吃不出来吗?
再有一点,对宝钗来说,通过在药里下毒可以彻底除掉黛玉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,即便不致命,她的身体垮掉了,将来自然也就不在贾府长辈对宝玉姻缘的考虑之中。
但,问题是,薛宝钗除掉了黛玉,她与宝玉的姻缘就一定能成吗?要知道,在那个时代,她的姻缘可不是除掉情敌就能成的,而是要长辈点头才可以的。
也就是说,不管宝钗有没有情敌,有多少个情敌,在男女双方结婚还要靠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的古代,她所做出的一切都是徒劳的,这一点,宝钗不可能不知道。
更何况,黛玉的身体和病情,贾府上下皆知,宝钗什么都不用做,黛玉的病情也是一年重似一年的,说句不好听的,她只需要等待就好。
她年纪不小了,等不了了?那也不是解决掉黛玉她就能如愿的呀,前面我们说了,薛宝钗的姻缘,或者说跟贾宝玉的婚事,不是她除掉黛玉立马就能兑现的。
甚至还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,原本贾母对她评价不错,若是得知黛玉之死与宝钗下毒有关,你觉得她会选宝钗做孙媳?
即便当时贾母不在了,王夫人当家了,你觉得如果她得知宝钗下毒害死黛玉,她会是什么反应?还会放心把宝玉交给她吗?日后宝玉得知此事,他又会是什么反应?还能是“空对着,山中高士晶莹雪”吗?
不管是从出身,教养,还是动机,宝钗都不大可能亲自动手在药里下毒去害黛玉,这显然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举动。因为黛玉不用任何人害,自己的病就够呛了。
她若有如此歹毒的行为,也就不可能与黛玉同列金陵十二钗之首了,而且据宝钗平时的为人,她只有帮人的份儿,从未害过任何人,更不要说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去害人。
你要说王熙凤在贾瑞要吃的独参汤里动手脚,我信!你要说夏金桂在香菱要喝的药里动手脚我也信!她们是毒妇!可你偏偏非说宝钗在黛玉的药里动手脚,我就不信!因为违反常理,也崩人设!
曹公笔下的宝钗,帮过史湘云办螃蟹宴,帮过邢岫烟赎出当掉的棉衣,把对大观园朝思暮想的香菱领了进去,为画画一筹莫展的惜春列完整的颜料单子……你很难将这样的宝钗和在黛玉药里下毒的宝钗联系在一起。
按照正常人的思维,即便真要下毒,宝钗也不可能在自己送黛玉的药里下毒啊,她完全可以在黛玉自己日常喝的水吃的药里动手脚,这样即便真出了事,她也可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。
我很怀疑那些言之凿凿说宝钗在黛玉药里下毒的人,都是先有了这个结论,然后返回去倒推,去书里找各种疑似证据,而后再一步步把它“坐实”,各种疑神疑鬼的有的没的都说成伏笔暗示,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。
你要说八十回后的续文中,出现这样狗血的剧情,我是能理解的,毕竟这世上曹雪芹只有一个,真正打心里对闺阁中的这些优秀女子珍而重之的,自古及今,大约也只有他一个。
红楼梦前八十回里,没有一个字涉及到谁谁投毒的情节,做的也只是巫蛊之术,只在刘姥姥二进贾府一回用的乌木镶银的筷子时提到说,菜里若有毒,这银子下去了就试得出来。
由此,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信息,像贾母、王夫人这些贾府高层的主子,吃饭之前,也许是要用筷子试毒以防有小人暗害的,而黛玉作为贾母最疼的外孙女,紫鹃又是个黛玉身边最细心周到的丫鬟,她对黛玉日常进口的饮食、药物焉能不经心?
换句话说,如果紫鹃对宝钗留了个心眼,她极有可能在第一次熬宝钗送的燕窝粥时就会试一下有没有毒,或者在黛玉长期食用宝钗所送药物后身体有了异常,紫鹃也一定会第一时间发现。
总之,红楼梦有千百种读法,也有千百种答案,这也是经典文学本身的魅力。不管是正读还是误读,客观上,曹公没有损失什么,红楼梦也没有损失什么,如果非说有损失,这损失也一定在读者中。您说是不是?
作者:夕四少股票配资推荐,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。
发布于:安徽省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